「上台的技術-草稿」台上技巧-正確的看待肢體語言

很多人上台後,經常會手足失措,不曉得手應該放那裡?腳應該怎麼站?然後又聽到許多人強調肢體語言的重要性,提到7/38/55 定律(7/38/55 Rule),也就是「旁人對我們的觀感, 7% 取決於您的內容,語氣及手勢佔38%,而有55%取決於您的外在形象」。聽到這裡,心就更慌了!如果上台談的內容很專業,也需要肢體語言嗎?

首先我們先來澄清一下 7/38/55 定律,原研究並不是說肢體語言比內容重要,而是說當內容與肢體語言「不一致」時,人們傾向會相信肢體語言所表現出來的訊息。例如您在台上說您對提案很有信心,但是眼神不敢看台下、語氣小小聲、手又無力的垂在兩側。我想聽眾應是很難從您的外在表現,看到您對提案內容信心。

「一致性」就是肢體語言研究真正的精神,用肢體語言搭配上充實的內容,才能完整的表達出您想要的,並且讓台下完全信服。那麼該如何做,才能做到這樣的一致性呢?以下是我幾個建議:

 

眼神

我們先前已經有文章討論過,記得「看著聽眾講話」,與聽眾保持視覺接觸,不要死盯著投影片不放。當然,也不建議只是針對單一個對象講話,記得適度的分配左、中、右的視覺停留點。堅定的眼神,會讓人感受到您對內容的信心,這是最重要的一個部份。

 

聲音

這是第二個重點,您的聲音是否堅實有力?夠不夠大聲?請記得一致性,讓聽眾從您的聲音中,感覺到您對內容的肯定!

在抑揚頓挫之外,最常見的問題是聲音過小,讓人感覺沒有信心!請記得把您平常講話聲音加大一倍,才是適合在台上說話的聲音!

 

手勢

有時過多的手勢,有時反而讓台下眼花繚亂,建議您把手放在腰部以上,適時作一些輔助及強調(如握拳、手指示等),當然如果是比較輕鬆的主題,彈性會比較大。

要特別注意:手不要插口袋,不要環抱胸前,或是單手抱著腹部。這樣都會讓人覺得不夠自然,也充滿防衛。如果可以的話,看著鏡子說話,或是把自己說話的樣子錄起來,可以透過觀察及練習,讓自己手勢作的更恰當!

 

站位

許多人看了 Steve Jobs 在台上自在移動,就以為一定要移動才對。但大家可能沒注意,Jobs 是因為舞台比較寛,為了照顧到所有的聽眾,並且讓現場感覺活潑一點,才適度的移動站位。並且每走一段,就會有一個定點,而不會漫無目的走來走去。這是要特別注意的!

如果只是在小會議室報告,建議您就無需走動了,只要找一個不會擋到螢幕的適當位置(一般是在右前或左前方),站挺說明內容即可,不要無意識的動來動去,反而會讓台下覺得您很焦慮!如果是授課的場合需要走動,這個我們之後再專門來講走動的目的及方法。

 

穿著

重點仍然是「一致性」,您該怎麼穿,要看是在什麼場合?有那些聽眾?如果比較正式的場合,我想西裝筆挺應該是蠻安全。但有時看聽眾的屬性作一些調整,效果也不錯。

我曾經在知名軟體公司教課,台下每個人都穿著T-Shirt 及牛仔褲,就只有我站在台上穿西裝,完全就是格格不入。下一次我脫掉西裝,改穿 Polo 衫,果然現場氣氛又更棒了。依主題及現場來調整穿著,才能讓您的外在形象更加分。

在專業的場合,重點不在表演,不在誇張,而是如何透過一致性的展現,讓肢體語言與內容結合,為您的台上的表現加分,這才是肢體語言真的目的啊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