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子女教育的KPI,是設在 20 歲?還是30歲?

「你對子女教育的成果檢查點,是設在 20 歲?還是30歲?」, 這是我在露營時,跟朋友聊天提到的一個問題。

最近因為身邊有不少好友的子女,正在申請大學階段,父母的心情也經歷了不少波折。 身為國小生的爸爸, 其實對孩子的教育,一樣是邊做邊學習。沒有什麼「最佳」的方法,只有摸索中的方法。而這些對教育的摸索及實驗,可能也要等到好多年後, 才看的到成果。所以,我們很少現在就能知道,這樣的方法 … 是對?還是錯?朋友們如此,我們也是如此。

但在這麼不確定的子女教育實驗中,總是要想辦法找出一些比較確定的東西,至少也要先訂立一個大目標。這個時候就可以推到一個假想的終點,也就是:如果子女教育的成果,有一個假設的檢查點,那這個檢查點,應該設在什麼時候?

假設是 20 歲, 差不多是大學畢業。 那這個檢查點其實很單純,驗收成果的指標,就是大學讀哪一間?成績表現好不好 … 類似像這種指標。 簡單,量化容易,成果可驗証。

但是,等一下!! 20歲, 真的就是你檢驗子女教育的成果時間點嗎?那畢業之後呢?進入社會之後呢?你只想培養孩子進入好學校?有好成績?然後 … 就放生不管了?還是,你覺得只要進好學校,有好成績 …. 就有好未來了?(聽過不少父母,心裡的假設條件是這樣子的 …. )

我們再往前推, 如果成果檢查點,是放在 30 歲呢?

這個時間點, 表示孩子已經畢業, 進入社會工作7~8年的時間,他那時關心的,應該不是哪一間學校畢業的問題(誰在30歲,還在比學歷?應該開始比經歷與能力了吧?)。因為進社會工作這麼多年,會有很多人際互動跟社會多元能力的挑戰。 而父母從小對孩子能力的培養及灌輸,甚至價值觀的植入,這時應該也會開始發揮影響。 孩子在學識,能力,待人處事,還有對未來發展路線的確認, 應該都逐漸成熟。

不是有句話叫「30而立」,也就是我們父母過去的養成跟栽培,就是讓他在 30 而立時,可以立的更好,更穩。

你會發現,當你把教育子女的成果檢查點確定出來,接下來過程中,對孩子教育的投入, 就會更清晰了。

如果成果檢查點設在 20 歲?那簡單一句話:「好好念書就對了!」。讀書,考試,好成績 … 然後進好學校,好大學 ….。但,然後呢?

如果成果檢查點設在30歲?那我們父母做的,除了學業之外,還有什麼能力?是孩子出社會後帶的走?能幫助他有更好的競爭力?讓他在邁向「30而立」之年時,能夠有更好的發展跟未來?讓他在尋找自己的天賦跟未來的路時,能夠應用到我們過程中給他的禮物(或是武器),讓他能一輩子帶著 … 有更大的機率,擁有更好的未來?

還是回到前題,我沒有答案,也同樣在摸索中學習。 如果真的有什麼東西是確定的,就是我確定我自己會是孩子們的榜樣及模仿對象。 當我要求他們要學習,我自己也一定愛學習;當我要求他們要自律,我自己也一定更自律;當我要求他們要勇敢,我自己也一定更勇敢;當我希望他們要愛人,要付出,要學習待人接物,我自己也一定時刻注意自己的樣子,是不是有成為孩子們的榜樣 … 。希望可以留下一些東西,在孩子從現在到而立之年,足以帶在身上面對挑戰及探索的禮物。

至於30歲以後,那就看他們自己了!爸爸媽媽,當然也會一直支持&愛著你們。

露營時偶有所感,特別記錄下,給自己看,也跟大家分享。

所以,你自己的教育成果最終檢查點,是設在什麼時候呢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