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教學的技術》大場演講的教學操作技術(中)

寫在前面的是:教學技術沒有好壞,只有效果好或不好。而所謂的效果,與主題、對象、講者、場地,甚至時段,都有相互的影響。以下的大場演講的教學操作技巧,是我們曾經應用過、或看其它講者應用過,從相對單純到複雜的技巧,跟大家分享一下。提供給大家未來可以在不同的演講現場應用:

 

案例講述法

講述當然是最基本的方法,但記得講的最好是案例、故事、舉一些實例,才能抓住台下的注意力。案例故事要講的好,還有一些細節舖陳的技巧,如設定時間錨點、人物描述、應用五感的技巧、修剪故事快速切入重點、說實話純講述要講的精彩,我個人覺得反而是需要不少訓練的(請報名-說出影響力)。而講者的個人特質及準備,這些都會決定了聽講的人心中的感覺。

 

舉手法

舉手調查法是最簡單互動的操作。「請問大家有去過 XXX 嗎?」「關於這個問題,贊成的請舉手?不贊成的請舉手?」「你目前使用的手機是 iPhone 的請舉手?」像這樣透過簡單的問題,請台下表態舉手,是最簡單的互動手法。較適合一開始破冰、了解聽眾的反應或態度、或是適合在過程中埋梗,在觀眾舉手後公佈解答(如宗翰在 TEDxTaipei 中的操作)。

舉手的目的是增加聽眾參與,讓觀眾思考後表達態度,舉手只是中間過程,在舉完手後,應該要有接續的說明,或是解釋舉手之後代表什麼意思。然後整場演講,像這種簡單舉手不能排太多,2~3 次效果就會減弱許多,可以應用後面的方法加以變化。

 

問答法

直接 cue 台下說話,請台下參與觀眾針對某一個問題發言。如「從剛才的影片,你觀察到那些細節?」「針對剛才提到個案,你認為他做對了什麼?」「你覺得這段廣告的文案,應該要怎麼改比較好?」像這樣的問題,由講者提出,讓台下回答。這是簡單的問答法。像之前哈佛桑德爾教授的正義課,也是用個案討論配合許多問答操作的方式。

問答法的操作不難(提出問題有什麼難?XD),難的部份是 … 台下要有人回答!!這句話不是廢話,有操作過的老師們就知道我在說什麼。完美的情況是:老師提問,台下一堆人舉手搶答!這真是太美好了!但 …你遇過嗎?或者換個角度,你去聽演講時,台上講者發問,然後你自己會舉手搶答?!(上一次你在 200 個人的演講現場,舉手搶答是什麼時候?)。所以,方法不難,難的是如何塑造聽眾的參與動機,以及一個鼓勵參與的環境!(這點我改天寫)

 

單選法

人數太多時,舉手法太簡單,用幾次效果就變差。問答法有點難度,回答的人也受限。這時可以考慮加入單選題。例如我在《上台的技術》演講中問「以下三個選項,那一個這次簡報的目的?」,然後列出 A/B/C 3個選項;或是憲哥在《人生準備 40% 就衝了》問台下「拔河賽舉辦的國家是?」,然後請台下選擇。

相對與舉手法,這個方法選項增加,變化也增加。讓大家思考的難度相對增加,猜對的夥伴,也會更有參與感及成就感。關於題目的設計,有些人會傾向簡單的白爛式問題(適合用在一開始參與度低時),有些則是需要深思考慮答案不易選擇的問題(當參與度拉高時可用)。

 

複選法

比單選題再更難一點,讓參與的變化可以更多。例如「下列5個選項中,那3個是客戶最常見的抱怨?」,或是「請問下列6個簡報內容,那3個是我在第一次跟鴻海簡報時關心的?」,也許也可以是「下列5個選項中,那3個是糖尿病患者最常發生的症狀?」。當問題秀出來,要從多選項中挑選出對的,這個就有點挑戰了。

題目的設計本身不是問題,要操作的好的考慮點有二個:第一個還是參與度,為什麼大家要認真思考?你做了什麼激勵因子,來吸引大家投入呢?第二個是小組討論與個人回答,像這樣的問題,加入小組討論操作,再問台下的答案,會比個人單獨回答,在整個互動的操作有更好的成效。當然,在細節上的操作,例如答案要先公佈還是後公佈?或是先問台下不同的答案後再公佈?或是先題問,再用影片或案例故事給解答,之後再對答案。這還有很多不同的操作細節。

 

除了上述這幾個「案例講述法」「舉手法」「問答法」「單選法」「複選法」,其實還有「排排看」「連連看」,以及把「個案討論法」與上述的方法混合使用。這個就等下一篇再來談。

文章的後面,一樣留一個思考點:「是不是用了好的教學方法?就會有好的教學反應?如果不是?那問題會在那裡呢?」

《教學的技術》我們下一篇見

 

對了,是真的有考慮要開《教學的技術》,但時間未定 XD。不過我們有規劃一個課程通知預填系統。如果您對憲福育創的課程(除了《教學的技術》,還有很多精彩的課程),請填以下的通知表單 … 放心,我們也都很忙,除了課程通知,您不會收到其它不必要的訊息的 XDD)

憲福育創 www.sfclass.tw

【憲福育創】未來課程優先通知-預填 http://www.sfclass.tw/form-view/1

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