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談一談「心流」,還有,讓孩子也能體會到心流的方法。
事實上,最近每天我都會進入心流狀態,常常在專心工作時覺得時間過的飛快 …,似乎沒做到什麼事,一個蕃茄鐘就過去了!隨便上傳一個 Podcast,半個小時就過去了!而像這樣每週一封福哥來信,1個半小時就不見了 ….。每天都心流,真的是我現在工作狀態最常有的感受!
所謂的心流(Flow),就是在投入一個任務時,進入極度專注的狀態,甚至到忘了時間的流動,似乎一轉眼的時間,就過了1小時了!譬如在許多人遇到死線截止前(例如:明天老闆要你交一個重要的報告、或明天就要上台簡報,但今天投影片都還沒完成 …),許多人在這種情形下,就會自動進入心流狀態,好像沒做了什麼事,但卻過了 1~2 個小時了!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曾經有過這種經驗?!被死線追著跑的經驗(笑!)
心流其實也是一門學說,是由米哈里.契克森米哈伊(Mihaly Csikszentmihalyi)於 1975 年提出的,他注意到許多表現傑出的人士,在工作時經常會進入到這樣的狀態。因此開啟了他的研究,最後得出在「任務難度逐漸提昇時,個人技巧與挑戰達到平衡時」,最容易進入到心流狀態。而在心流時,個人會有更好的表現、更好的生產力。想想這個應該很容易理解,因為心無旁騖,專心投入,當然表現會變的更好囉!用我的經驗來看,也許我經常能進入到心流模式,是這些年我能完成一些生涯里程碑的重要關鍵啊!
孩子們也有機會體心流嗎
但,今天我倒不是要跟大家談大人的心流,反而是想跟大家聊聊-你有讓你的孩子,感受過心流狀態嗎?或是說,你是不是有刻意保護,讓孩子也有機會進入到心流狀態呢?
先說個例子吧?
前幾天孩子回到家,上課一整天也累了,回到家時跟我說他想要做一個手工,想組合一個筆筒模型。我知道她最喜歡做手工了,但是剛回到家,應該是先洗個手、準備等一下吃晚餐;或者是趕快把功課寫一寫,才不會晚上功課又寫到很晚 …。我想很多朋友這時可能會跟孩子說:「先寫功課吧?」,或是「先吃個東西吧 …」。
但這時我看著孩子,點點頭問她:「沒問題,爸爸覺得很棒!因為待會我們還要吃飯及寫功課。所以,你想要有多久的時間呢?」
她跟我說:「10 分鐘可以嗎?」
我想了一下,回答孩子「我覺得 10 分鐘可能很趕吔,寶貝你好好做,爸爸給你25分鐘好嗎?(剛好一個蕃茄鐘,哈)」
她聽了很開心,點點頭。然後我接著說「接下來的25分鐘,爸爸不會吵你!你專心做、好好做 …」,接下來我按下計時器,倒數25分鐘。然後,孩子就開始投入她的筆筒製作了 …。
25分鐘後,她拿著用竹棒+膠帶自製的筆筒,很開心的展示給我看 …我也給她很棒的鼓勵,以及擁抱。
被保護、不被打斷的時間
回到我們的文章,所以你的孩子,也有機會體驗到心流的美好嗎?還是,他總是在外在的安排下,只有一段一段破碎的時間呢?
「起床後趕快刷牙洗臉吃早餐」「早餐吃完後趕快上學」「放學回來後趕快寫功課」「功課寫完後趕快來吃飯」「吃完飯後快去看書」「看書後趕快去睡覺」 …。像是這樣的情境,大家熟悉嗎?
如果孩子想自己做一件喜歡的事?你會保護她擁有這段,不受干擾的時間嗎?因為如果一直被打斷,又怎麼能有機會進入心流的狀態呢?
當然,我也知道許多爸爸媽媽心理的擔心:「可是他明明功課就還沒寫啊 …」「可是他可以先做 XXX 之後,再去做 YYY 啊?」「他可以先把正事完成,再去做自己的東西啊 …」
這些我都懂!也理解!大家都沒錯 ….。我只是要您想一想,「孩子,有沒有一段屬於自己、不被打擾的時間?可以讓他們也有機會進入心流的狀態呢?」
媽媽的選擇
再回到剛才我們家女兒的場景。在 25 分鐘後,孩子開開心心的開始寫自己的功課,小學三年級的功課不多,她很快就寫完了。然後,我晚餐也準備好了,跟兩個孩子一起吃飯(媽媽剛好學校有事忙)。
安寶貝吃飯比姐姐快很多(我們家2個寶貝女兒,一個吃飯很快,一個吃很慢 XD),在吃完後,她又跟我說她想要把剛才那個筆筒進一步加工一下,做的更漂亮。我點一點頭,安寶貝就在我右邊拿著黏土,開始加工她的筆筒 … 。
這時,媽媽從學校忙回來了,看到安寶制服還沒換,就關心的說「寶貝,吃飽了嗎?要去洗澡囉 ….」。安寶貝停下手邊的工作,抬頭說「媽媽,可是我還需要一點時間,完成我的黏土筆筒 ….」。
如果你是媽媽,你會怎麼說?
1.「趕快先去洗澡,洗完澡再說!」
2.「捏黏土?這是學校的功課嗎?如果不是 … 快去洗澡,然後複習功課!」
上面這2句話,很熟悉?很直覺吧?但我們家的媽媽講的不是這樣,而是微笑問我說:「安寶捏多久了?」。我說「5分鐘吧?我答應給她25分鐘完成,之後再去洗澡」。媽媽點點頭,就說「沒問題」,然後摸摸安寶貝的頭,也一起坐下吃晚餐了 … 。
上面是她捏好的成品,爸爸都覺得女兒的東西最好看 …所以我們就不討論好不好看的物題(因為我不會也不想客觀 XD)。重點是:我跟老婆,都有尊重她的時間,讓她有機會進入自己的心流狀態。她也知道:只要爸爸媽媽答應的時間,就是她能擁有、不會被干擾的時間(她現在國小3年級、姐姐則是五年級)。
這也不是什麼大道理,我只是換個角度思考:如果我們自己每天的行程,不斷被安排、不停被干擾。那麼我們什麼時候會培養出:獨立運用時間、享受學習或投入心流的樂趣呢?
小結
當然,每個家庭都不一樣。我只是跟大家分享我跟孩子相處真實的樣貌。換個角度,身為大人的我們,有沒有經常體會到心流的經驗?如果有,那恭喜你!你一定在做著很棒的工作(或任務)。如果沒有,那也可以想一想 …做什麼事情,才能讓您進到心流模式呢?
也許除了我們自己之外,我們也可以注意一下孩子,我們是不是有給她足夠的時間,保護他們的專注力,讓他們也能夠感受到心流與投入。也許久了之後,會看到一些不同的天賦也說不定哦。不過,這個投入及專注,不包含玩 3C 或電動哦!(因為電動或看影片,反而進入到不思考的模式 … 這個我們之後有機會再聊)
也歡迎您跟我分享,在做什麼的時候:你或你的孩子,會進入到心流模式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