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記得,你上一次看到醫師是畢恭畢敬、充滿感激是什麼時候嗎?
很久很久之前,我爸爸生命最後一段時間,是在加護病房度過的,也有家人在狀況緊急時,住到加護病房加強看顧,短暫觀察的。記得每天兩次的探望時間,我們總是焦急地詢問加護病房裡醫師的看法,想知道家人後續發展及治療狀況。那時,醫師講的每句話,我們都恭恭敬敬地聆聽,對醫師及醫療團隊所做的努力,每一件事我們都充滿感激。
即使家人健康出院後,這份對醫師及醫療人員的感謝,我仍然放在心裡,從來沒有忘記。我也不懂,為什麼有人會態度大變,在健康的時候,不尊重醫療人員的專業及付出,卻在需要的時候,去尋求醫療人員的支持及協助。
進一步想,也許大家真的缺乏的,不是尊敬,而是理解。我們看到的,大多只是醫師站在病房外的樣子(特別是加護病房,一天只開兩次門),當病房門關上後,醫師在做什麼、在想什麼,我們完全都看不見、不清楚,當然不理解。也許就是這些不懂的事,讓我們跟醫師之間開始有了距離,不知道在口罩的背後,在病房的背後,醫師及醫療人員為我們的家人,做了多少的努力。
陳志金醫師,也是我口中的阿金主任,就是搭起病人與醫療人員溝通的最好的橋梁。阿金主任雖然是加護病房的重症醫師,卻經常在FB上脫下口罩,透過文章讓我們更了解重症醫師的觀點及看法,最棒的是他的文章專業卻生動有趣,絲毫沒有距離感。
在阿金主任的新書中,我們能看到他從2003年抗Sars的第一線經驗,提煉出來因應新冠肺炎的看法及原則(詳見第4章〈那些武漢肺炎教我們的事〉)。還有從醫師的觀點,來談醫病互信及為什麼不要關說、也不要去醫院當VIP。甚至帶讀者走進加護病房,讓我們思考當生命走到盡頭時,面對變化的可能性(詳見第3章〈當生命走到盡頭時,會用另一種形式開始〉)。
我特別有印象的是,阿金醫師深刻的同理心。尤其看到「面對無法救的病人,我們要救家屬」的那邊,我眼淚就不自主的滴了下來……。那是一種多麼大的愛,才能在專業的治療及付出之後,還能想到家屬的無助及徬徨。身為家屬,我相信一定會為這份愛,感念一輩子。至於在「為什麼重症醫師要與「神明」為友?」中,也看的到阿金主任醫病又醫心,不只治療了病患,也安撫了家屬的心,唯有閱讀之後才能明白,什麼叫「醫病醫人又醫心」的仁醫。
如今有機會看到阿金醫師把好文章集結成書,編排上市,除了要大力推薦之外,還是希望大家「多了解醫師們的付出,多體貼醫療人員的努力」。然後,我永遠不會忘記,身為家屬時,在病房外,看到醫師出來,那種期待又感激的心情。謝謝您,阿金主任!
頂尖企業講師&簡報教練
《上台的技術》&《教學的技術》作者
王永福 推薦
「ICU重症醫療現場」購書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