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專業簡報力十七班中度過了精實的一個月。
在課前就聽說過專簡上課的紮實程度,說實話在課前猶豫了一陣子,考慮是不是要退課,幸好自己撐過來了。
選擇主題
課程最後一天上台演練的主題,我選擇了一個很特別的疾病:慢性骨盆腔疼痛症候群。
要上台報告這個連許多醫師都不熟悉的偏門疾病,對自己其實是很大的挑戰。
但是回想自己的初衷是希望讓對這些疾病並不熟悉,但是卻因為它而受苦的病友,
能更容易地得到就醫資訊,就決定硬著頭皮做下去了。
演練日冠軍
雖然過程幾乎淹沒在滿牆的便利貼和學長姐與福哥的建議中,但辛苦的回報也是同樣值得。
整合後的簡報達到自己史上最佳表現,也榮獲福哥、憲哥與在場同學、學長姐肯定,得到演練日冠軍。
上課動機
參加課程最主要的目的,是想學習如何抓住觀眾的注意力。
雖然上過不少簡報設計課程,可以把投影片版面設計的讓自己滿意,實際上台還是很容易讓聽眾恍神。
每次演講完,心裡的OS常常是: 我明明把投影片做的夠精美夠簡化了啊~~為什麼台下還是一片冷場?
關於這個心中的疑惑,經過一個月的洗禮之後,我給自己的答案是:跟聽眾的連結不夠!
專業講者很容易把簡報做成”自己想講的內容”,但這往往跟”聽眾想聽的內容”有一段落差。
專簡課程給予最多的訓練就是要講者認清楚: TA(目標聽眾)是誰? 你想給TA什麼訊息?希望他們做什麼?
一切的一切,都圍繞於此,其餘技巧的都只是輔助這個核心的手段。
所以,文章的後半部我想分享自己在課程中關於這部分的學習。
關於連結聽眾,我覺得自己在課程中學到了三點:
【第一點:開場就要去連接聽眾的需求】
如果聽眾覺得講者說的是自己用的到的東西,自然就會認真聽,所以把簡報內容與聽眾做連結是很有效的,
如果講者在開場時精準地描述聽眾的需求,聽眾自然就會覺得”你懂我”然後認真聽下去,
而要做到這樣,首先必須先瞭解觀眾的組成:”聽眾是誰?”、 “他們到底在意什麼?” ,永遠是簡報的最關鍵核心。
【第二點:張力的營造】
學會這招,你的聽眾就會專心聽你說話!
哪一招?
不要平舖直述地從頭講解,先講果再講因,先講結論再講過程;另一種方式,是使用情理之內,意料之外的故事或例子,張力就自然出來了。
【第三:埋入記憶點】
有人說簡報是禮物,也有人說簡報是說服,我認為這兩個觀點是相近的,都是講者想把自己的想法或是觀念傳遞到聽眾身上,因此我們大多希望講完之後聽眾能帶一些觀念回去,換句話說,就是要聽眾”記得”,所以埋入容易記憶的梗是重要的。
記憶的方式可以是清楚的圖表,也可以是簡單的口訣,或者是一個明確的故事,在簡報的最後幫聽眾複習要點,也是加深記憶點的好方法。
倘若你和我一樣,有著抓不住聽眾注意力的煩惱,不妨試試看這三個方法:開場連結需求、連結聽眾、埋入記憶點。
而如果想更進一步,在實戰中精進簡報技巧,而且做好熬夜練習趕投影片的準備的話(咦)…
我想,專業簡報力是一個值得你花時間挑戰的課程!
(原始出處:專簡十七班 – 黃旭澤醫師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yzmyz.huang/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