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篇文章先在 FB 分享,結果一天就破千人按讚。主題就是最近很火紅的「三階段心靈成長/領導統域/身心動力」課程,我自己在25年前的經驗。說在前面的是:這個議題,3年前我就寫過文章「如何設計一個洗腦課程」,談的就是這件事。那時也發過福哥來信(2022/4/27),所以我倒不是想追話題熱潮(這不是福哥的個性,我鼓勵大家獨立思考,不被話題牽著走),但也許我25年前的經驗,對現在的大家還有些幫助。
(文長慎入、歡迎自行分享)
記得在離開三階段課程前,課程導師丟下一句話「這樣半途而廢,沒有堅持到課程結束,是不是就反映了你內心對自己的不負責任…」。「你真的確定要這樣的自我放棄的人生?」。我知道他想把我的離開,跟我對自我成就的期待,做更深的連結 ….。我聽完後想了一下,回應他的話:
「我的人生,由我自己掌握,這才是對自己最負責的表現」。然後接著說「我要退錢!!」,然後拿到退費,離開教室。
雖然這已經25年前發生的事情,但是那天的場景我都還記得。我參加後並離開的課程,就是最近再次成為熱門話題的「心靈成長三階段課程!」(名字有很多,像是領導統御力課程、自我改變課程、生命動力課程、身心靈探索工作坊 ….)。在上課到一半時,我察覺不對勁而訴求離開,那時包含導師、助教、還有介紹我進入課程的好友,全部都對我施在壓力、軟硬兼施,甚至恐嚇我「這樣半途而廢的人生,是你想要的嗎?」「有沒有可能這樣的決定,就是反應了你過去遇到的問題 ….」「你不敢接受生命的挑戰嗎?」(類似的話還有100種!)。
說實話,在某些時刻,年輕的我也曾不確定-他們講的是不是對的?是不是不想當他們組織免費拉人業務員的這件事,只是反應了一種逃避的態度?是不是再繼續下去,我就能有更進一步的突破與成長?特別是對當時遇到生涯發展瓶頸、希望變的更好的我,這些訴求-還是對我會有影響我 ….。
只是,後來我還是堅持離開。我相信我內心的判斷,也因為我看破了課程操作人心的方法(原因如下述)。所以,我很勇敢的在課堂上挑戰老師的說法,面對群起攻之的老師與學員們也不退縮。最後他們可能覺得這樣跟我搞下去真的太困難,在最後一次說服不成後(發動我尊敬的好友來勸我),退錢給我。
有勇氣直面問題、堅持自己內心的選擇,不畏其它人的群而攻之,悍衛自己的選擇。清楚自己人生道路是由自己決定,而不是誰告訴你什麼話,也不是什麼哪一個三階段課程就能影響你或改變你,最後勇敢的離開(並且拿到退款 XDD),反而成為我在整個課程後最重要的學習。因為我有勇氣堅持自己、我有理性不被操弄、我有智慧看清楚這背後的一切。
然後,如果我能跟25年前的我說一句話,我會說:
「你沒有半途而廢!你不需要被別人定義,不用管他們說的。有勇氣、有理性、有智慧,能夠堅持做出好的決定,才是成功的關鍵!也才是對自己百分百負責的表現!」
三年前(2022/05),我寫了那篇「怎麼設計一個洗腦課程」,談到了 LGAT, 也提到了幾份學術研究報告。 並且記錄了三階段課程的課程設計內容,包含了「紅黑遊戲」「信任活動」「改變體驗」。也包含了第三階段的勸募(推銷拉新人)活動。並引用了《完全人格改造》與《洗腦》這2本書,還有 X-Japan 主唱的經驗。希望大家能看清三階段課程的背後機制,不再被騙。
最近(2025/02)又看到錫蘭的長影片「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」,讓我許多塵封的記憶,又再度清晰了起來!所以我想補寫一些想法,跟朋友們分享。因為,我就是那個在25年前,曾經上過三階段課程的人!並且在中途看穿課程設計的不道德操縱,拿出勇氣在課程中跟講師助教及所有人對抗,之後退款離開。
25年前的我,那時還是保險業務主管。為了讓績效更好,常常參加不同的教育訓練,包含公司內或公司外的課程,像是業務技巧、面談技巧,或是個人成長課程。有一陣子,開始流行心靈成長/潛能開發/領導力成長/人際關係成長課程,課程名稱不同,但課程架構卻差不多。都是三階段課程,比較有名的像是圓桌課程、或我參加探索課程(Discover)。那時有許多同事去參加回來,變的好「正能量」,看到人就說「我愛你」(真!),然後逢人就邀請去參加課程,說人生會有大幅改變,連業績都變的更好了…(事後證明並沒有XD)。那時雖然很多人邀我去說明會,但我覺得有點「怪怪的」,也就一直都沒去。
真正促使我決定的是我一個很尊敬的大哥好朋友,他是我在業務領域上敬重的前輩,平常也對我非常關照,他上了課程後,回來「感召」我(意思是:邀我去上課),甚至說要幫我出錢!(無私,但後來才知道這是課程的手法與影響),我想大哥不會害我,就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,報名了課程。
之後開始上了第一階段、第二階段,甚至準備開始第三階段,過程如同我先前文章與錫蘭影片中提及,反正就是洗腦三階段:動搖期、植入期、強化期。除了利用長時間上課、封閉環境、重塑身份(給大家一個英文名)、群體壓力、課程設計、甚至部份集體催眠手法,來影響參與者的心態與理念。
雖然過程中我不免也有些抗拒或懷疑的地方,但就如同錫蘭的影片中說的,課程中設定一個心態「先接受改變,放空心態,才會有所成長」。所以其實讓自己留下來的重要原因,並不是自己「弱勢」的地方,反而是自己的「強勢」。譬如說「成長」「不放棄」「堅持」,這些看似堅強的特點,反而成為我在第一與第二階段留下來的重要理由。因為雖然我覺得怪,也常常內心有些對課程不認同與衝突,但我想「成長」,「不想放棄」,也希望自己「堅持」,所以一面覺得怪,但也還一面持續課程。希望自己最後能有所得。
當然,除了自己內心對成長的期待外,信任好朋友的勸服也是一個重點。我信任的大哥一直勸我留下,最後會有收獲。因為他覺得我學習能力很好,也許課程之後,會有比他更多的收獲。幾年後我問他:「當初他自己的收獲是什麼?」,他其實也都忘了XD。我不怪我的好朋友大哥,因為在課程的影響下,他被課程灌輸如果要為我好,就要勸我留下來。這也是課程設計的一部份!(到現在,我們都還是好朋友,因為我知道,這不是他的錯!)
還有一件事我都還記得,那時的女朋友 JJ (現在的老婆 XD)人不在身邊,聽說我上這個課她也覺得怪,叫我要離開。(JJ 總是有很棒的直覺)。但你知道的,課程中會有許多人,要你「堅持」、「你的家人/朋友/另一半不了解」。甚至叫我要叫她來上課 ,讓她一起了解!當然後來我沒這麼做,因為那時她在美國。
好像是在準備開始第三階段時,我心裡對課程內容的衝突越來越大,原因是課程要我們再拉人來上課(以前的說法叫勸募、現在叫海星),然後在90天內還有其它不同的任務。身為業務主管,我明顯看的出來,開課單位是把他們的私利(讓學員拉更多學員加入)跟公益(助人與做好事)結合,讓組織能更擴大。然後在課程中導師的角色,根本就是業務主管盯業績在做的事,只是再用心靈成長/潛能開發/領導力成長/人際關係。
常說的話像是「你沒有找人加入,是不是反應了你生命中的害怕…」「你是不是總是不想對人付出 ….」「做出承諾卻沒完成,是不是總是你慣有的行為模式 …」「身為領導者,這是你想要的領導模式嗎?。反正就把沒有找人加入,跟你自己生命中的過往做連結。或是甚至把未來也拉進來,反正你沒拉人進來,要不就是你過去有問題,連你未來也會有問題!如果還有人有異議(像我!),就抬出公益做好事的大旗(例如:找更多人加入,一起做好事 …. 但是沒說的是,學費都入了組織的口袋),然後開始檢討提出問題的人。美其名是「相互成長」,更真實的是塑造同儕壓力,相互監督。
遇到問題找資料,想辦法深入挖掘、釐清問題,是我從以前到現在的習慣。所以雖然一面上課一面懷疑,但我還是開啟了資料搜尋的過程。最後從一本書:《完全人格改造》(作者:鶴見濟,2000年出版,已絕版),裡面的自我開發研討會-洗腦心理治療法(P.128),發現了這個課程設計的手法,以及背後的機制。等於說,我看到劇本、完全劇透了!也知道所謂的第三階段,就是拉人進來的勸募期。與其說成長與改變,不如說把你變成三階段課程的業務!而且你還要付錢給他們。而所謂的「心靈成長/潛能開發/領導力成長/人際關係」,其實就是開課單位照抄一個50年前就已經發展出來的課程,還沒什麼改,根本就是複製與貼上課程,根本一點創意或創新都沒有。只是被驗證過有效的心理操弄手法,從國外傳到國內而已。(思考:像是龐式騙局,從以前到現在、從國外到國內,一陣子就會來一次,但每次也都有效 XD)
我覺得自己被操弄、被課程刻意設計的群體壓力綁住,也因為自我要求的個性、還有對未來更好的期待,在這些因素交互催化下,才讓自己持續在這個課程裡。現在我看清楚這一切後,說什麼我也不會再騙自己「堅持下去」,於是我開始也利用課程核心「對自己百分之百負責」,決定不把自己當成「受害者」。用課程教過的原則來反制課程,在教課現場,我決定勇敢的站出自己的立場,我站在團體中間,提出自己對這一切的觀察、我找到的資料、與課程操弄我們的做法。
你覺得其它同學會支持我?會一起離開嗎?那你就想錯了!第一時間導師跟助教就開始攻擊我,說我「無法跳出分析模式」「找理由」,更說我「阻礙大家成長的機會」,然後要大家「幫助我成長,跳脫過去的思維模式」,然後要大家批判我!(有看過紅衛兵批鬥現場嗎?)。我不怪大家,因為那時的學員們,是因為被課程影響,想要「幫助我成長」,才對我群起攻之!(這不是你的錯,是課程及開課單位的錯)。然後,我記得連續幾次,我都成為被檢討的焦點。但是 ….。
不曉得你還記得嗎,當初我會進入課程、留在課程,並不是因為我軟弱、而是因為我堅強。我想要成長,想要更好。但當我看清這一切後,我就不止「堅強」,連內心的北極熊也被喚醒了!甚至戰力直接拉到「暴龍」等級!你可以想像,暴龍被一群人類的攻擊,到底會變成怎麼樣?我內心堅定、口才無礙,不畏導師助教的權威壓力、以及同學們的同儕壓力(註:這都是重要的影響力,詳見影響力一書),反正我就是在同學前面,揭開課程的操弄手法,讓大家更清楚的知道。他們只是利用我們,而所有的成長/領導/人際,並不需要靠課程,而是我們自己。我無所畏懼,甚至想過如果有人要拉我或肢體接觸,我的合氣道是不是就要用出來了 … XD.
可能課程單位也真的覺得我太難搞,後來決定請我離開課程,我要求不只離開,還要退費給我。他們想了一下,約我在課後去辦公室面談。
面談約的時間是早上,進到辦公室後,我看到的不是課程導師,不是工作人員,竟然是我尊敬的大哥!當下我就知道,他們是想用大哥作為說客,讓我「迷途知返」,而大哥對我好、也希望我成長,一定也會盡力「幫忙」。
在那個𣊬間,我腦子快速轉了一下,接著對大哥說:
「哥,我們是好朋友,你知道我對你的尊重,你也了解我的個性 ….」,大哥聽了點點頭,準備開口說話…。
我搶在他說話前先打斷他。接著說「我知道他們請你來的目的,也知道你為我好 …。但說在前面,我今天一定會完成目標,讓他們退錢!如果你還是我兄弟,你對我最大的支持,就是閉嘴不講話,什麼都不說。支持我就好!我希望不管課程如何,我們都是好朋友、好兄弟」。我的口氣堅定,臉色凝重。
大哥似乎還想說什麼,我伸出食指在他嘴前,接著說「如果你為他們說任何一句話,如果你勸我留下來,那麼我們以後就不是兄弟了!」。大哥看著我,他了解我的個性,我說到做到。
然後,課程人員出現,跟我囉嗦一下,發現沒用!反正我就是堅持離開、堅持退費。然後他們把頭轉向大哥,大哥看著我,只說了一句話「我知道他的個性,他為自己的決定百分百負責,這也是很大的學習」。然後我看著課程導師帶著訝異看著大哥跟我,最後看起來沒戲了 …就退我錢了!
結果是:那一梯的課程,只有我跟另外一位離開,其它的人還是留在課程中,完成所謂的「三階段自我成長」。所以,雖然我說了那麼多,也跟同梯的同學們分享、甚至揭露了課程設計的背後機制,但是對那時身在其中的同學們,還是沒有辦法影響他們離開啊!
當然,這個課程只是我過去在成長的歷程中,去參與眾多不同的課程之一。我也上過包含工地主任進修(三個月,在中興大學)、EMBA(三年,朝陽科大)、甚至博士班(太久了…人生超級磨練),我還學過催眠(但好像沒學會 XD)、NLP、武術、薩克斯風,更不要說當初身為業務參與的大大小小課程,甚至我的教學專業,也是在不同的課程中訓練與學習而來。對一個追求自我成長的人,從課程中學習,向專家與老師們學習,還是我非常推薦的成長方法之一。
而這個「三階段課程」,不管是叫做「心靈成長/潛能開發/領導力成長/人際關係」,我個人認為最大的問題,就是他用「成長」來包裝課程,忽略課程會產生的負面影響,包含高度壓力下對不同人的改變、會不會反而造成有些人更受傷,這些課程的負面因素都沒有被考慮。更利用許多不道德的勸募方法,例如用人情或友情,以及「對別人好」的期待,來讓朋友在不知情或信任彼此交情的狀態下,進入課程的環境氛圍裡。最後再利用對自己「百分百負責」「非受害者心態」,以及對成長的期待,用公益包裝課程招募新成員的私利,然後開課單位賺飽飽。
因為錫蘭的長影片,我因此回顧了25年前的經驗,也寫了這篇長文。最後的幾個想法:
1.不管是上課的學員、上完課去勸募或找海星的學長,有完成或沒完成、或是身在其中的朋友。我想說的是「這不是你的錯!」,是因為有一群壞心眼的開課單位,利用人性對自我成長與改變的期待,還有許多精心設計「心理詐騙」機制,讓我們掉到那個環境裡。記得,有錯的是那些開課的單位,而不是你。「這不是你的錯!」,你只是希望朋友好,希望自己好,我知道。
2.除了錢之外更要的事:在這麼久之後,教育訓練也成為我的核心專業。在看待訓練或成長,我也有更深入的觀點或技巧。對開課單位,我只想說:「除了賺錢之外,是不是還有其它更重要的事」。譬如道徳、良善、正道。我雖然不一定認為報應一定會來,但是簡單的標準「這個課程,你是不是也會讓你的兒女去上?」,成為我在設計或規劃課程時,很核心的一個指標。你真的會讓你的兒女,去課程裡被駡、被檢討、被高度施壓,只是為了讓他們「成長」「改變」?那如果事情不如預期,壓垮了一個好好的人,那怎麼辦?誰負責?
3.相信自己、走出自己的路:這是講給大家,也講給我自己聽。我知道課程也許會把我們做的許多事,跟自己的過去或未來劃上等號。不要相信那種刻意操弄的鬼話!他們說我「半途而廢」「反應了不成功的未來」。在離開課程後的25年,我現在的這一切(工作、事業、家庭、學位、出版、線上課程、鐵人…),你應該不會覺得,我是一個「半途而廢」的人吧 XD。不要任何人的話,影響了你對未來成長的追求。我相信你,你也要相信你自己。
最後,三年前因為發現三階段身心心靈成長/潛能開發課程,用新的名義包裝成「領導力開發」「領導統御」「自我覺察」等課程,因此寫了那篇「怎麼設計一個洗腦課程」的文章,也找出了一些 LGAT 相關的研究,以及相關參考。但…卻發現身邊還是有不少朋友,在課程設計的操弄閉環下,一個一個的「被加入」,或是成為課程的影響力。很高興看到錫蘭的影片「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」。也希望這篇長文,用我自己的經驗,能給大家多一些第一手的參考資訊。希望對大家能有一些幫助,這樣的資訊透明,也許是我在25年前上了這個課程,然後有勇氣離開後,最好的剩餘價值了。 你的簡報教練、你的教學教練
你的朋友
福哥/王永福 敬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