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 Art of Impossible x 工作與生活的技術(上集) :不可能的藝術-全書簡介

前幾天透過直播,跟大家分享我最近看了非常有感覺的新書:The Art of Impossible,並且用我的書「工作與生活的技術」,跟這本書做一些連結。直播雖然講了 50 分鐘,但還有是有一些精華我覺得沒有講完整。因此整理了一下直播的文字(我把直播語音轉成文字),再加上一些思考濃縮,跟大家分享。

關於 The Art of Impossible

這是2021年1月份出的新書,到我寫文章的今天(20210413)還沒有中文版。作者科特勒(Steven Kotler )是一名記者,在20年前剛流行極限運動 X Game 時,自告奮勇擔任第一線的報導記者,意思是他就必須要跟著這些衝浪、滑雪、高跳傘極限運動員,去做很多極限刺激的事。結果是摔斷了一大堆骨頭,也付出許多代價。但是在過程中他也近身觀察到:這些做出「不可能表現」的人,也許有一些共同的特性。譬如:每一個人都會談到「心流」狀態的體驗。後來他創辦了一個心流研究機構,也做心流相關的教育訓練。作者其它的著作有:未來比你想的快(The Future Is Faster Than You Think)、盗火(Stealing Fire)、超人崛起(The Rise of Superman)等。

內容簡介

這本書主要談4大部分:動機、學習、創造力、心流。

動機指的是要選擇哪一些任務,當您的 Mission Impossible,作者建議從好奇心開始,譬如說寫下 25 件你最好奇的事,找出其中的相關連結,然後每天花半個小時去餵養你的好奇心。另外,恐懼也是動機的一部份,找出你害怕的,並且想辦法去克服它。有了動機之後,透過熱情去維持,然後建立一個足夠大的目標或使命,讓你的努力有明確的方向。最後依靠堅毅力,持續前進,完成目標。這是動機篇的重點。

比較特別的是:書裡面有進一步提到當我們主動探索,並滿足好奇時,大腦會發生什麼變化。譬如像多巴胺或去甲腎上腺素的作用,滿足感從何而來 …等這些機制。同樣的結構貫穿本書,也就是不止告訴讀者要怎麼完成不可能的事,還進一步解晰大腦發生的變化。以及如何利用這些變化的原理來幫助自己,例如利用精通一件事或分享機制所產生的多巴胺循環,來推動自己持續成長,這是本書的特色。

在學習篇介紹的是如何學習一門新知識或新技能,提到看書是時間投資報酬率最高的學習方式,也介紹如何透過五本不同類型的書來入門一個新的領域。另外在技能類的學習則談到關鍵技巧的 20% 學習法則,如何縮短學習一個新技術的時間。

創造力談的是如何產出創意,包含輸入、孵化、產出的流程。還有透過維持身心良好狀態:如運動鍛鍊、靜坐、自然環境刺激(像散步)、以及充足睡眠,來幫助創意的產生。也提到如何透過紀律來有效產出創意。

心流篇是很多人可能會誤解的篇章,如果不知道的人以為要達成不可能的成果,一定要進入心流狀態,或是甚至以為本書的終極目標就是要讓人進入心流。但其實心流是一個自然的結果,如果你自己選擇有熱情的目標、並花時間學習、並且保持好的身心狀態,則在產出或執行的過程,自然會進入到心流狀態。也就是忘了時間、全神專注在任務上。書中寫了不少關於心流的定義,以及相關的科學研究,比較讓我有學習的是:在心流狀態,人的大腦不是運作更多,而是運作更少,像是負責自我評估跟監控的背外側前額葉皮層幾乎完全停止。這樣才能專心投入,不分心。書裡也提到進入心流的流程,以及心流後應該要注意的事後動作(像是 AAR 行動後檢討)。換個角度說:怎麼判斷你是不是朝向正確的方向前進與做事?看看你會不會在做事時進入心流狀態就知道了。

以上是書內容的快速摘要。

至於為什麼我對 The Art of Impossible 這本書特別有感覺,當然是因為我自己寫的「工作與生活的技術」(2020年12月出版,比本書早出2個月),跟這本書裡面談的內容有很多的相似處,甚至我覺得自己的書像是本書的實踐版,而本書也為我的書提供了理論支持。至於 The Art of Impossible x 工作與生活的技術間的連結,這個我下一篇再寫。

#知識分享是一個正向循環

#你的每個回應都讓我收獲多巴胺

#分享更是最好的學習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