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教學的技術》學習動機與教學方法

有不少朋友透過個人經驗及觀察,得到一個結論「大師都用講述法!」。下一句話是:「所以講述法才是大師的技巧!」

前面一句話與我的體驗接近。遠一點的我參加過彼得·聖吉(第五項修練的作者),90 分鐘全程講述,總共只有2張投影片,而且投影片還是密密麻麻那種類型的,我依然趕到現場朝聖,最後還與跟大師合照。近一點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,2小時全程念稿,日文搭配字幕展現,在演講結束後我還是對他遠道來台,在台上坐了二小時的精神感到敬佩!

所以,大師都用講述法,那你在企業內訓或一般教學時,也可以這麼用?

在我回答之前,我們先來做兩個思想實驗(就是在腦中模擬狀況),第一個思想實驗是:如果上述二場演講,不是大師親自來,而是請台下任一個人上台,依照大師的話照講一次(特別是經營之聖那一場,稿子事先寫好了),你覺得效果會不會一樣?台下的你,還會不會在講述結束後,跑去跟念稿的人合照?覺得他稿子念的很好,你心中萬分感佩 ….。

第二個思想實驗是:如果是大師本人,一模一樣的講述,只是場景搬到企業內訓,台下坐了20~30 個企業學員。然後這些學員也不大認得大師,只知道今天是一場企業內訓(相信我,這很正常!我現場訪問過很多次了!很多學員只知道主管叫他今天來參加訓練,對課程內容及老師一無所知)。你覺得純講述的課程,在經過一個小時後,企業學員的狀態會是如何呢?

我想在第一個思想實驗中,如果您去到現場,看到大師不在場,而是有人照念稿子 … 效果可能會有大的差別了吧?!說不定你就一走了之了!

第二個思想實驗中,全講述法使用在企業內訓。剛好前幾天我有個真實的經驗。我在 A 教室帶演練課,隔壁的 B 教室也一樣在上課,兩間教室只隔一道活動隔屏,隔音不好,我能隱約的聽到隔壁教室上課的聲音,所以能確定:一整天老師都用講述法上課。下課時間,我偷瞄了教室一眼,學員一半趴在桌上,一些坐著閉目養神,整個教室現場感覺有點缺氧的狀況 ….。差別只是:老師是不是大師我不知道,但學員狀態很慘就是了。

 

 

我想說的是:

1.大師之所以是大師,是因為他有洞見、有想法、有經驗、有實績。所以大師怎麼教、怎麼說、怎麼做,都沒關係。套一句憲哥常說的「你是誰,比你說什麼 … 更重要!」

2.進一步的推論,因為大師的名號,本來就會強化學員的學習動機,吸引的很多都是有學習動機的人,而這些好的學習動機,就會帶來更好的學習成效。現場無論用什麼教學法,既使是純講述,這些有強烈學習動機的學習者,也會做滿筆記,並且跟個人經驗反思&結合,對他們反而擁有滿滿的收獲。

3.真實的狀況是:以許多企業內訓的現場,學習動機會是一個挑戰。對公司而言,教育訓練是福利;對員工而言,也許接下來的一天他很想逃避(特別是被主管指派)。既使是正常狀態的學員,一直聽講述也會疲累(人類追求變化的機制),所以,才會有教學法以及教學技巧的需求。

其實我的想法簡單,不管什麼使用什麼教學方法,結果有效就好!

不同的教學現場、不同的學習動機、不同的參與動機,可能會有不同的學員反應。如果你在教學時,學員的反應都非常專注,精神極度集中,那你其實不需要改變你的教學方法,因為有可能你就是那個對的老師(大師),或是您遇到對的學生,或是他們有對的動機或態度,因此就有對的教學成果。這樣結果有效,就是很好!

但是如果你遇到的學生,反應平平,兩眼無神,甚至已經開始夢周公了!(我個人是不相信睡眠學習法的 XD)。這時請不要以為「一定是這個課不好教」「一定是這些學生沒動機」「一定是我不夠有名」…這些都不是正確的推論!甚至有些老師會開始自我安慰「只要有一個人有收獲就好了」,或是「佛渡有緣人」,或是「我盡力了」(萬用三大理由,改天再寫文章詳述)。您可以想一想:不管什麼課,一定有一些很棒的教學方法,只是你現在還不知,或是還沒發現而已。希望這些教學技巧的文章,可以跟您分享整理過去 10 年我們在各大上市企業的教學 Know how,不僅減少老師們的摸索時間,更可以讓教學變的更有效、更有趣,也更有用!

如果這些文章對您有幫助,我改天再繼續整理。或是有機會再來安排一下時間,來堂「教學的技術」一天版實體課程,讓有需要教學的老師們,可以減少摸索,快速學習。(有人想參加嗎?不過還不確定有沒有時間開就是)

我們改天見!

如果您對《教學的技術》及憲福育創相關課程感興趣,可填寫以下之課程優先通知,讓您掌握最新開課訊息(才不會看到開課都額滿了!然後 .. 我們平常沒事不會發廣告文的 XD)

【憲福育創】未來課程優先通知-預填 http://www.sfclass.tw/form-view/1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