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句話講完這篇文章:「我參加了一個很地獄的課程,經歷了一趟很美好的思維改變之旅。」
【相信自己】
非常、非常開心能夠在專業簡報力的演練當中,拿到好名次,也拿到台灣簡報溝通協會第一次頒發的高級證書(分初、中、高、Super,四個等級)。
雖然上台日當天跟自己說,是為了把自己的內容、自己想傳遞的訊息,好好分享給台下的人,不是為了得名,但在離開學校之後還能夠努力精進自己、鞭策自己到極限,最後得到第一名,說不開心是騙人的。
【知道和做到是兩件事】
市面上有很多教簡報的書,看完會有一個感覺:「我都知道。」
上完福哥第一天的課,則是「嗯,很清楚,我覺得我知道了!」
畢竟福哥教得很好,結構完整、善用範例,讓我們清楚知道好簡報與壞簡報的差異,也知道該如何套用公式又不落俗套地做出自己想要的簡報。
但是。問題就出在這個但是。
專業簡報力第一天的課程和第二天的演練日中間,大概有一個月的時間,這一個月,才是專簡能夠幫助自己成長到多少的關鍵,我們戲稱,就看原本在地獄第幾層,多努力、多撞牆、多重做、多花時間,就可以往上爬爬看會不會離地面進一點,或是有可能回到地面上。
每個人面對簡報需要修正的地方都不一樣,有些人口條強,但簡報邏輯弱;有些人簡報內容太多,但是故事很精彩;有些人目標設定錯誤,有些人對TA不夠瞭解⋯⋯,我則是屬於心魔纏身的那種類型。
自卑且傲慢。覺得沒有資歷、也沒有經歷可以拿出來說嘴,所以急於在簡報中證明「這個方法很好」、「你看我很厲害」,一開始的簡報慘不忍睹,但我自己不知道,直到被一針見血地指出,才開始思考:資訊量大,卻不管台下消不消化的簡報,其實是一種傲慢,並未真的做到「用簡報來溝通」,展現的是自己的已知,而非增加他人的了解。
被慣性綁住。字太多、講太深,不是教育界的兩位學長姐說好像聽不太懂,其實是客氣了,應該是完全聽不懂;學校打滾二十年的聖惠學姐則說,不夠接地氣、沒有吸引力,不知道為什麼聽完要跟著我一起做。
擔心一大堆。擔心故事太煽情;擔心拿出來的案例不夠日常,很像在譁眾取寵;擔心案例講得不夠完整,會有標籤化或是誤導的效果。
這段路,這10天,每天晚上都修簡報到超晚,每一次都在找新的案例、減少文字、重排順序,越來越好,但心裡還是覺得不夠好。
【撞牆和重做實屬正常】
專簡在中間這一個月,會收到一次福哥的回饋,以及多次學長姐安排的演練,他們會聽你講簡報,再陪著你釐清:你到底想講什麼?講給誰聽?怎麼講?
南軍(學長姊會分東南西北)的輔導長是還在念書但超強的魔術師葉柏廷,另外兩位輔導員是芳療師Jill Chou,以及教育界大前輩徐聖惠。這三個人的風格截然不同,柏廷溫暖又給力,總是默默幫忙籌備線上/線下演練、分圈計時、注意投影片結構,擅長感性呼籲作結,也會私下給予我們鼓勵,是他給了結尾要首尾呼應的靈感;
Jill學姊講話輕輕柔柔,但一字一句都在點上,細膩到極致,針對簡報美感、內容鋪排都能給出有力建議,也是她最後建議我在講述案例時,可以更誇大,搭配上當日的緊張,就會剛剛好;
最後是我最敬愛和感激的聖惠學姊,由於原本無法出席演練日,她並沒有報名輔導員,卻在知道我報名之後,主動請纓擔任南軍輔導員,於是我其中一個壓力來源,就是很怕沒有表現好,而讓她失望。學姊的風格是有話直說,沒聽懂就說沒聽懂,也會跳出原有架構,提醒我們往更高層次去思考,拉高簡報價值。
我印象最深刻的是,線下演練時,講的仍是針對教師提出的第N版簡報,大家說,相比第一次,已經很好了,但可以聽出,還是很普通XD。學姊講著講著,其實是很日常的建議,但我就悲從中來爆哭了。
這場爆哭好像打開了腦袋,果斷換演講對象,重做整份簡報、重新思考,改成給新生家長,但類似內容安排的命題鋪陳,隔天再講一次,無論是我自己,或是學長姐的回饋,都知道對了,應該要是這樣的,這就是我想說的話。這份簡報成了演練日當天,大家看到的樣子。
【我們不一樣】
這是我的講題,想讓家長知道,無界會怎麼讓孩子展現自己的不一樣,還有我們要怎麼一起守護這份不一樣。
我覺得這也很適合用在大家的簡報上,我們來自不同專業背景,從第一版到最終版, Grace She 讓我看見恆心和毅力,每天都修改到深夜,而且面對建議從不退縮; 郭熊熊讓我看見堅持永續的價值,雖然要拿這個議題去談實際利益真的很難操作,但你仍然找到了很好的行動呼籲;感謝有你們一起努力的夜晚。
今天因為簡報次序的關係,第四個就報完了,得以很輕鬆自在地享受每一份簡報帶給我的內容,還有觀察不同的鋪陳、說故事方式、選材技巧,放鬆來看,蠻有趣的,也覺得未來還有很多可以挑戰的部分,比如對上級主管或平行組織報告的說服型簡報。
【三位典範老師】
觀察三位講評人也是很有趣的事情,他們分別代表了不同風格與面向的簡報力。
憲哥:每個讚美都鏗鏘有力,生動且具高度鼓勵作用,能說中每個上台者想被看見的那一塊,在給予建議的時候,會演示語氣與作法。
福哥:注重整體感受以及結構是否明確,時時刻刻回扣第一天的教學內容,做強而有力的總結,更會分享自己過去的經驗讓人有代入感。
葉丙成葉老師:直言不諱,切入現實,講求實用、活用、通俗,能夠快速找到吸睛的方式,用不同目標客群找到最適合的方式。
看著他們點評,我會問自己:當學生做的東西不如預期時,如何能像憲哥一樣,給出同等豐足的讚美;當學生做得不錯時,如何能找到讓他更進步的具體建議。
也會告訴自己,當學生架構上有更好的地方,應該要培養像福哥一樣的敏銳度,並且用探詢、好奇的方式;當學生給的案例不夠好,應該像丙成一樣涉獵廣泛,找到下一個切入點提供給他。
這也是學習的下一站(遠望)。
【題外話】
這邊再公開感謝一下丙成,應該沒有老闆會在員工得獎的時候幫他錄感言,這是很珍貴的夥伴之情。也謝謝他總是不吝嗇給廢廢的我鼓勵打氣:
「嘉怡,你很棒。你真的不需要跟任何人證明你自己;你的年輕不是問題,也不要再有心魔;相信自己、享受做自己。」
我會繼續努力的~
【一趟思維改變之旅】
對我來說,這比較像一次思維改變的旅程,打破自己原本的成功經驗,重新蹲下來,更貼近聽眾,去思考自己是什麼、想講什麼之外,對方想聽見什麼、他可能需要什麼、可以怎樣將我的所知傳遞到他心裡、腦海裡,但不漏接。
需要利用故事力,故事要有畫面感,甚至是一點點的戲劇張力,透過真實演繹,鋪排每個段落,傳達重要的事情。
需要增加說服力,案例要深刻、精準、時時更新,道理要通俗、可想像,讓人願意在案例和道理之後,付諸行動。
需要擁有洞察力,事前預設聽眾程度以及需求,做出有亮點的簡報,但又要視情況隨時調整,加入即時梗或自嘲,讓場面不冷場。
7分鐘演練,和平常80分鐘的課程,同樣需要這三件事情,這是教學上和簡報能力的雙重收穫。
最後,專業簡報力的演練只是開始,簡報的試煉之路還很長,因為聽眾不同、思考點不同,切入的角度自然會不同,未來每一次需要簡報的場合,都是刷新自己高度以及極限的機會。
(原始出處:專簡二十班 – 林嘉怡 教務長FB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