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您終於完成上台的任務,不論是一場提案簡報、或是一門內部訓練課程,或是一次重要的演講,相信您的心裡可能有一些不同的感觸。如果您表現的好,在這個時候您應該是很興奮的,對自己充滿信心,期待能有再一次上台的機會。如果您表現不如預期,說不定您可能心裡懊悔,在檢討自己表現不佳的原因。
不論您表現的如何,有件事情是建議您必需馬上作的:忠實的記錄,並評量自己的表現!
還記得在本書一開始,我曾經提過跟某企業董事長成功簡報的例子,在報告順利結束後,回程的高鐵上我馬上打開電腦,把剛才簡報的過程記錄一下,包含簡報時間安排、原先規劃與實際過程差異、客戶反應、簡報目標是否達成、還有我自己表現好的地方,以及下次可以更好的地方。
如果是重要的演講邀約,我不止會記錄上台的表現,還會把整個準備階段,作一個完整的記錄。包含如何發想、遇到什麼難題、如何演練、上台表現的狀況、課後意見回饋,以及過程中時間的安排配置,全部一五一十的記錄下來,甚至寫成一篇部落格文章。2013 年的某一場演講結束後,我就寫了一篇 8000 字的文章,把整個過程作一個忠實的記錄,也放在部落格上跟大家分享。
自我檢討及改進,是磨練上台的技術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。每個人都有可能在台上表現好,也有可能表現不如預期。重要的是如何吸取這一次的經驗,轉化為下次上台能表現的更好的養份,而忠實的記錄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。
您可能會想:「大家都認為我表現不錯啊!」。是的,我們可以想像在您上台結束後,所有人圍著您對您讚不絕口。當您問他們意見或建議時,大家都說「您的表現太棒了!太優秀了!」。這時請冷靜的想一想,如果換作是別人在台上簡報或上課,您真的會給他真心的回饋嗎?您真的會告訴他:「我覺得您什麼地方表現不夠好… 還有以下三個問題需要改進 ….」。如果剛剛上台的不是同仁,而是您的直屬主管,您真的敢這麼說嗎?(想想,您真的敢?還是會有「技巧」的回饋呢?)
所以,真實的回饋及改進,最終還是要靠自己的醒思。請誠實的面對自己,以更嚴格的標準,來看待自己台上的表現。您的目標不是批評自己,也不是打擊自己的信心,而是透過這樣的自我檢討,讓自己下一次可以作的更好!
再舉個例子,每次我在上台教完課後,總是會有所謂的「課後意見回饋表」。學員以 1~5 分來評估講師在這門課的表現。一般來說,平均分數 4 分以上,就是「好」的表現,若能拿到 4.4 ~ 4.5(換算成百分數為 90 分)就是「很好」的表現。而我所追求的,則是滿分5.0 的成績。我自己稱它為「完全課程」,如同棒球的完全比賽,完全課程也是非常困難的挑戰。
用這麼高的標準要求自己,目標是希望自己能找出所有影響上台成效的關鍵,如同管理界的 6 Sigma 手法,藉由追求完美良率的過程中 ( 100萬個產品,只能有3.4個不良),檢討每一個流程,找出流程中可能會產生不良的地方,不斷的精益求精,這才是在課程滿意度之外,我們想求的目標。
有句話說:「最淺的墨水,比最深的印象都還深刻」,請記得馬上記錄,不論是寫下來,或者打到電腦上。當您確實的自我記錄、檢討、以及改進。整理自己表現的好,以及下一次可以更好的地方。下一次上台時,再回頭看一下自己先前的經驗,把過去的成功或失敗作為這次上台準備的養份。相信我,您一定能持續不斷的自我改善,在過一陣子之後,您將會驚訝的發現 … 自己能有多大的成長!
加油,各位在台上努力奮鬥伙伴們,透過不斷的自我檢討,您一定能變的更好!加油!